艺术学院12月9日讯华东交大艺术学院在江西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再创佳绩 斩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1项,同时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和“校长杯”。获奖名单如下:
一、艺术表演类 本科合唱类(乙组) |
奖项 | 单位 | 节目名称 | 指导教师 |
一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燕子》《李有松》 | 陈丹 |
|
本科声乐乙组 |
奖项 | 单位 | 节目形式 | 节目名称 | 指导教师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表演唱 | 《那一片红》 | 彭芳 |
本科器乐乙组 |
奖项 | 单位 | 节目形式 | 节目名称 | 指导教师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三重奏 |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三重奏》 | 华磊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三重奏 | 《肖斯塔科维奇》 | 邹律 |
| | | | | |
本科舞蹈甲组
奖项 | 单位 | 节目形式 | 节目名称 | 指导教师 |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群舞 | 《娜丽娜丽》 | 陈伟强 | |
二、艺术作品类 本科甲组(绘画类) |
奖项 |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一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岁月》 | 曾涛 | 王东 |
一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路径》 | 高陈 | 汪鸿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灵涧》 | 郭文东 | 汪鸿、鲍时东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远眺》 | 林杰 | 汪鸿、鲍时东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盆花》 | 任新晴 | 鲍时东、汪鸿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翠竹青春》 | 杜战宇 | 汪鸿、鲍时东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静物》 | 徐润朴 | 鲍时东、汪鸿 |
本科甲组(微电影类) |
奖项 |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独光灯》 | 昌帅 | 梁振炎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夏逝》 | 杨涛 | 罗霄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追爱》 | 万巍屹 | 李智萍 |
|
本科乙组(设计类) |
奖项 | 学校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一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城市山林”养生会所设计》 | 许超 | 丁磊、揭沐桥 |
一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雕刻时光”书吧设计》 | 牛凯瑞 | 杨萍、揭沐桥 |
| | | | | | | | | |
校长作品摄影类 |
奖项 | 单位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脊梁》 | 万明 |
二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天山下的梦》 | 万明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家园》 | 汪立夏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山水映画》 | 汪立夏 |
三、科研论文类 |
奖项 | 论文名称 | 作者单位 | 作者姓名 |
一等奖 |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引领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探析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又林、薛莉 |
一等奖 | 符号消费背景下中国节日商品的包装设计研究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又林 |
一等奖 | 当代大学生艺术素养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 | 华东交通大学 | 薛莉 |
二等奖 | 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之“角色创造说”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华东交通大学 | 李合胜 |
二等奖 | 论高等教育对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丹 |
二等奖 | 在教育转型时期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问题的思考 | 华东交通大学 | 李倩 |
二等奖 | 《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特征探微 | 华东交通大学 | 杨婷、唐玉琴 |
二等奖 | 普通高校合唱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丹 |
三等奖 | 艺术设计专业写生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实践 | 华东交通大学 | 鲍时东 |
三等奖 | 室内乐对小号演奏的影响 | 华东交通大学 | 张一伦 |
三等奖 | 浅谈综合性大学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实践 | 华东交通大学 | 张灵燕 |
三等奖 |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鉴赏》的改革与实践 | 华东交通大学 | 张灵燕 |
三等奖 | 中国古典舞与印度古典舞的异同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伟强 |
三等奖 | 探究教育叙事在舞蹈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华东交通大学 | 陈伟强 |
四、“我和大艺展”征文 |
奖项 | 单位 | 作者姓名 | 题目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阙欢欢 | 明月逐来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肖晓红 | 一路“长”熟 |
三等奖 | 华东交通大学 | 赵偲迪 | 艺展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