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我校学子制作公益纪录片关爱留守儿童
作者: 艺术学院 日期: 2017-10-29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胡嘉威董富超 记者 张元根2个怀着公益梦想的大四老学长,52个贵州偏远山区留守儿童;为期24天的蹲点拍摄,只为把关于留守儿童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10月26日晚,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大学生“52聆侗”公益团队制作的留守儿童题材的纪录片《芦苇》在该校田径场完成“首秀”,上百名学生齐聚在该校南区田径场共同聆听侗族留守孩子们的点滴心声。

52个童话书签,52本童话书籍,52位大学生,52个留守儿童……在晚会现场,出现了许许多多个52。“52的谐音就是我爱。‘52聆侗’就是我们愿意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团队成员之一、该校土建学院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刘远鑫解释道。山高水长,纵使从未相识,但写实的纪录片使大学生们真切地了解到了侗族孩子们的情感生活,也深受感动。

“世界很大,总有人爱你。”“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山里有它的奇特,山外亦有其精彩,欢迎到山外看看,让你我美妙邂逅。”……留言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便利贴,便利贴上写着华东交大学子对孩子们深深的祝福。该校2017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金融的何捡娣说道:“视频很棒,让我很感动,希望孩子们能好好生活,努力学习,走出大山。”2016级机电学院机械电子专业的易荣则表示他会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去了解侗族村寨孩子们的生活,为此,他计划大学生涯中去一次贵州山区,近距离接触侗族留守孩子们的生活。

来自该校艺术学院14级数字媒体专业的龚光少是“52聆侗”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记者了解到,为了寻找活动的赞助商,他把国庆假期全部用来会见企业负责人,跑了数十家企业才最终敲定了赞助方。有位企业经理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你都大四了,何必这么折腾呢?”龚光少的回答很坚定:“我想用大学最后一年的时间,做一件感动自己、影响社会的事情,为此哪怕付出再多的精力我也无怨无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很好地印证了52聆侗团队从刚开始的两个发起人到艺术、土建等多个学院师生数十人参与,各高校数百人支持的发展历程,此外,活动也得到了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校外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用校园传播的力量来感召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大学生团队能把这份爱心接力下去。”龚光少说。

据悉,“52聆侗”活动是江西省内首起由大学生自主发起并策划的“全公益”活动。在晚会结束后,华东交通大学《芦苇》制作团队会将活动的 52 本童话故事书和“集微笑”的阳光照片送往贵州响榜村寨小学,并在小学内创建一间“童话阅览室”,增添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欢乐,传递来自高校大学生的温暖阳光。 





责任编辑: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