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五度空间”雕塑设计师——丁磊老师专访
作者: 艺术学院 日期: 2016-06-13

    2016年是我校建校45周年,“五度空间”则是我校二次创业精神的物化,是交大人“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快进位赶超,实现百年交大梦的力量象征。作为“五度空间”的设计者丁磊老师,他用对艺术的热情和同为交大人的共鸣设计了这座雕塑。就在5月31日下午两点,我们有幸采访了丁磊老师。

 

    记者:老师,您好!近日,您的作品“五度空间”揭开了面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很多学生都会停足观赏去拍照,但也有些学生对这个作品心存疑问,“五度空间”它是什么?今天,希望老师您能够为我们介绍一下这座雕塑为什么以这种形式呈现?


     丁磊老师:首先,我们从“五度空间”的设计理念来说,它是对传统雕塑表现形式的一种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即歌颂英雄、历史人物的写实艺术形式,是艺术家的自由创作和自我满意的文化风格追求,而公共艺术品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强调的是文化大众的气质,也传播其所在区域时代的信息。它与观众置在面对面的视距里,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赋予了一种公共领域特有的精神和教化大众的功能。而“五度空间”突破长度、宽度、高度、时间的传统四维空间,增加信念、胸怀、创新、担当、务实的意识空间而为五。雕塑造型上运用了轨道元素,形态上以华东交通大学英文缩写“ECJTU”与轨道线型空间组合,材质上使用了优质紫铜铸造,场地空间采用开放的形式,突出了我校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记者:我们都知道一座大型的雕塑它的建造不是一件容易事,其中也一定有过不少困难,您可以给我们说说它是如何建造的吗?


     丁磊老师:这座雕塑确实耗了很大心力。在建造之前,我们首先在原来的场地上进行了土层加高,使基地更加平整,另为主体雕塑预埋了九块基石,这九块不仅仅是雕塑结构上的必需也寓意着这种公共精神的永恒性。其次在结构焊接上也比普通的单体雕塑更有难度,尤其是校方给予铸铜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对制作团队而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这里,我也要感谢背后团队里的工作人员,是他们一直加班加点完成的这座雕塑。


     记者:看着这座独树一帜的雕塑,我们很好奇您对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丁磊老师:其实我对艺术的态度很简单,我曾偶然在书上看到培根的一句话“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悟,也使我一直铭记于心,今天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一起共勉。


 ‌    采访结束了,但是丁磊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创新、担当、务实的精神给予了他作为交大人的自豪,而这份自豪则让他彻底爱上了交大这个美丽的地方。一座雕塑,一份情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做一个真真切切的交大人,让交大精神百世流芳!

 

 

 

 

责任编辑:韩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