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3月19日讯(记者谢岩 向婷慧报道)伴随着早春的一抹阳光,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志愿者们来到南昌市爱心养老院,走进85岁老人的笔墨人生。
走进房间,我们的目光立刻被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吸引,字迹苍劲有力,雄健洒脱......床上躺着一位闭目养神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诠释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听到声响,老人睁开了眼睛,目光浑浊却慈祥,向我们露出了笑容,招呼着我们进屋去坐,他叫杨承德,今年已是85岁的高龄。
在我们提出想采访时,老人很高兴,但又略显紧张,不停地整着衣领,动作缓慢但仔细地系着纽扣。当我们提出要看老人更多的书法作品时,老人的双眸里放出光芒。他掏出一个袋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厚厚的一摞宣纸,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其中一张,他笑着说:"人老了,也做不了别的事了,我没事就练练书法,心也明净了,生活也有乐趣了。"老人的书法中很多写的都是歌颂祖国,热爱生活的句子,谈及这个问题老人乐呵呵地谈道:“如今国家富强了,终于苦尽甘来了,作为中国人由衷地感到自豪,所以就想歌颂我们的国家。”
如今已85岁高龄的他走过了那些枪林弹雨,漂泊不定的日子,走过了文化大革命,也参加过第一次高考,早年更在办公室做过撰写人,晚年不忍让孩子背负太多,自己来到养老院享受晚年,他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练习书法上。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时很平静,更多的是感恩。老人说:“过去的就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很幸福,人要向前看!”
专访要结束时,老人现场教志愿者们书法,只见他铺开宣纸,沾好笔墨,黑色的墨点随即在宣纸上晕染开,笔墨的清香瞬间在偌大的房间里幽幽飘来。“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永远不能丢。”老人希望志愿者们也能多多学习练习书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杨承德老人的学习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过去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人,85岁高龄的老人,尚且在不断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荒废青春?活到老,学到老。人只要活着就应该坚持学习;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人活着,就必须终身学习。学习,才能活得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王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