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本方向特色传承江西本土传统声乐表演艺术,融入江西地方戏曲声腔表现方式,丰富民族声乐演唱素材,促进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丰富红歌演唱方法,促进红歌音乐文化元素与声乐技巧之间的融合。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我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音乐领域),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养的艺术专门人才。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类媒体、文艺研究单位、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培养能够胜任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管理等音乐领域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模式
本专业方向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多维度培养,具体模式如下:
(1)“校内导师”+“行业名师”,即“双导师制”, 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歌舞剧院高管、演艺公司高管等配合指导艺术实践,加强音乐表演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2)“实践+理论”,即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3)“实践基地+课堂”,即采用企事业单位、演艺公司、歌舞剧院、艺术传播公司等实践基地开展艺术实践结合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三)规格
1.具有良好的音乐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文化功底及创新精神;
2.具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有从事演唱实践和声乐教学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内外管理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相关项目策划、运作和管理能力;
5.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三、研究方向
中外声乐演唱
将音乐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主体,以音乐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启发声乐演绎思维,在充分把握音乐文本与风格的基础上,对音乐文化精神进行充分想象和再现。突出声乐演唱的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结合本地实际,形成校内、校外合作参与的艺术教学,研究与服务一体的培养模式。